遗传学因素
- 分类:孤独症谱系障碍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10-10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对有孤独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研究发现,儿童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2%-8%,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-200倍。
遗传学因素
【概要描述】对有孤独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研究发现,儿童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2%-8%,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-200倍。
- 分类:孤独症谱系障碍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10-10
- 访问量:0
对有孤独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研究发现,儿童孤独症同胞患病率为2%-8%,是一般人群发病率的50-200倍。双生子研究则显示,同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60%,异卵双生的同病一致率为0。这些证据证明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发病的重要原因。
孤独症是多基因遗传病,目前的研究,对于候选基因的数目和界定仍不清楚,对存在1位以上孤独症患者的家族进行的全基因扫描估计,该病至少是10个以上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具有孤独症遗传基因的个体,称为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。个体是否发病,除了决定于遗传因素外,还受着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。从理论上讲,一系列儿童孤独症致病基因降低了儿童孤独症的发病“阈值”,在环境因素、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发病;如果缺乏环境因素、免疫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触发,则不出现孤独症症状(Korvatska,2002)。
关于与孤独症的遗传现象有联系的异常染色体或候选基因的研究,迄今为止,还未取得一致的研究成果。目前,一般认为它们可能是7号染色体、15号染色体、5-HTT基因、BDNF基因等。这些异常的染色体以及候选基因,导致与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的蛋白质(如神经营养因子)、糖蛋白、酶、受体、神经递质等的异常表达,从而引起大脑、小脑、神经发育异常,提供了易患儿童孤独症的生物学基础,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,最终导致了特定的神经发育障碍,从而出现了孤独症症状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更多新闻
热烈祝贺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!
OFFICIAL ACCOUNTS
公众号
欢迎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

ONLINE MESSAGE
联系方式
© 天津国瑞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2021007469号-1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天津